时间管理02

摘抄《时间的秩序》

以前看过霍金的时间简史,很烧脑,现在看时间的秩序又一次把脑子烧了,虽然它们都是大众科普读物。我不求甚解走马观花地当文学书看了,有些愧疚重读一遍又害怕,理解物理学家眼中的时间概念太难了。作者很有才华,三言两语,或类比或比喻,就把枯燥抽象的时间介绍的很清晰,奈何时间的抽象性太强大了,看比喻很好理解,但理解时间又是一头懵。此外,作者在字里行间里透露着睿智,或许对于想抓住时间注脚的人都如此吧。我捡那些对我影响较大,让我转变观点和思路去看问题,让我产生联想的内容,做了读书摘抄。

摘抄比较个人化,感性的内容居多。抽时间整理下,部分可能不通顺。

我记得一个小女孩……但那如何可能……曾经我是那个小蕾西,而后某天我变成了老妇人?

也许上帝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季节,也许最后一个就是今年冬天。

我停下来,什么也不做。什么也没有发生。我什么也不去想。我聆听时间的流逝。

地球看起来是个平面,实际上是个球体;太阳看似在天上旋转,其实旋转的是我们。

时间运行的方式竟与它看起来截然不同。

思维的本质,宇宙的起源,黑洞的命运。

为什么我们记得过去,而非未来?是我们存在于时间之内,还是时间存在于我们之中?

当我倾听时间的流逝时,我到底在倾听什么?

注视着太阳缓缓落下,哥白尼看到了世界在旋转;

凝视一杯水,玻尔兹曼看到原子与分子在剧烈地运动;

在时间的两个方向之中,为什么我们称之为过去的这个,其事物更有序?

空无一物之处有什么?

巴黎的一个火车站保留着属于它自己的时刻,比巴黎的其他地方晚一点,体现出对迟到旅客的善意。

拒绝接受当前事物的秩序。

手握一片雪花,在你研究它的同时,它逐渐在你指间消融,最终消失。

在一个没有时间的世界,肯定有什么东西导致了我们熟悉的时间的产生,以及它的秩序,让未来不同于过去,让它平滑流动。

观点就像一团炙热的岩浆,有时颇富启发性,有时让人困惑。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事实开始:时间的流逝在山上要比在海平面快。这一差别非常小,但可以用精密的计时器测量出来,如今这种计时器在网上花几千镑就可以买到。经过练习,任何人都能观察到时间的延缓。使用专业实验室里的计时器,即使海拔只相差几厘米,也可以观测到时间的延缓:放在地板上的钟表走得要比桌上的钟表稍微慢一点。

要说杯子充满空气,我们却习惯说“杯子是空的”。把空气从瓶子里移除之后,在瓶子内还有许多物理实体:有电磁场,以及一大群量子粒子。

我唯一想要辩解的一点是,我不是在尝试一种详细的史学分析或科学方法论,而只是在整合几个重要的阶段。要让西斯廷教堂成为可能,由无数作坊的画师与艺术家做出的缓慢的、技术上的、文化的、艺术的进步必不可少,但最终要由米开朗琪罗作画。

我们一起散步了很久,他用老人的柔和嗓音对我说话。对于他所说的,我没能理解太多,但是也不敢总向他询问,以免劳烦他重复自己先前的话。现在他已经不在了,我再也无法问他问题,或者告诉他我的所思所想。我再也无法告诉他,在我看来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并且感谢他在我的研究生涯中一直指引着我。我再也无法告诉他,我相信,他是第一个如此接近量子引力奥秘核心的人。因为他不在这儿了,不在此时此地。现在是我们的时代了,有记忆与怀念,还有失去的痛苦。

过去、现在、未来。过去是既定的,未来是开放的……然而这一切都被证明是错的。

进步的历程中,一些看似不证自明的事,实际上仅仅是偏见。

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量是分子的微观振动。

现在我们来到了关键之处。如果一副牌的前二十六张都是红色的,后二十六张都是黑色的,我们就把这些牌的排列称为“特殊的”“有序的”。洗牌之后,顺序就消失了。最初有序的排列就是“低熵”的排列。但是请注意,如果我们观察的是牌的颜色——红或黑,那么它是很特殊的,因为我们正把注意力放在牌的颜色上。如果前二十六张牌都是红桃和黑桃,那么这种排列也很特殊。或者都是奇数,或者是这副牌里最褶皱的二十六张,又或者是与三天前完全相同的二十六张牌……或者它们有其他共同点。仔细思考,如果我们观察其全部细节的话,每一种排列都是特殊的,每一种排列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一种排列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就如同对母亲而言,她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时间会被速度延缓,质量可以延缓时间。

运动的那个衰老得慢一些,他的表走的时间少一些;他可以用来思考的时间更少;携带的植物要更久才能发芽,等等。因为对于一切运动的物体,时间流逝得都要慢一些。

对于一块静止的手表和一块运动的手表,时间会是不同的。

运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经历更短的时间段:钟表会记录更少的时间,植物会长得更慢,年轻人做白日梦的时间更少

我们的“当下”不会延伸到整个宇宙,它就像我们周围的一个气泡。这个气泡可以延伸到多远呢?取决于我们限定时间的精确程度。如果用纳秒,“现在”的定义仅有几米;如果用毫秒,那就有几千公里。作为人类,我们对几十分之一秒都很难分辨出来,我们可以把整个星球都看作同一个气泡,在谈及现在时,可以认为对我们而言这是同一个瞬间。

亚里士多德:时间不过是对变化的量度;牛顿:即使没有变化,也有时间在流逝。

时空就是引力场,反之亦然

世界由事件而非物体构成

弥漫、分散、无序

通过把世界看作事件、过程的集合,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与描述世界。

物体与事件的区别在于,物体在时间中持续存在,而事件的持续时间有限。石头是典型的“物体”,我们可以问它明天在哪里。与此相反,亲吻是一个“事件”,问这个吻明天在哪儿是没有意义的。经过更仔细的审视,实际上,即使那些最“像物体”的物体,也只不过是很长的事件。最坚硬的石块,根据我们所学的化学、物理学、矿物学、地质学、心理学,实际上是量子场的复杂振动,是力瞬间的作用,是粉碎重归尘土前短时间维持原状、保持平衡的过程,是星球元素间相互作用的历史中短暂的篇章,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痕迹,是一群孩子使用的武器,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中举过的例子,是本体论的隐喻,也是世界被分割出的一部分——那世界与其说取决于被感知的物体,不如说取决于我们进行感知的身体构造。

把世界看作事件网络才行得通。简单的事件,以及可以被分解为简单事件组合的复杂事件。举几个例子:一场战争不是物体,而是一系列事件;一次暴风雪不是物体,而是事件的集合;山上的一朵云不是物体,而是风吹过山上时空气中水蒸气的凝结;波浪不是物体,而是水的运动,而且形成波浪的水总是不同的;一个家庭不是物体,而是关系、事件、感受的集合。一个人呢?当然也不是物体,就像山上的云,它是食物、信息、光、语言等进进出出的复杂过程……它是社会关系、化学过程、情感交流网络中的一个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