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几又四小老虎

目标设定和完成的一点思考

不记得是哪本书里还是某期哈佛商业评论里看的了,说目标设定若每次都能完成说明设定低了,宜设定超出能力的目标以激发潜能。看到这句话我立刻奉为神明,一针见血多有见地啊。阿里巴巴招聘网站上看到另句话,把今天最好的结果当作明日的起点,我也立刻奉为神明,还写了篇文章用户强化此信念,多鸡血啊,加上时间的复利,未来不可估量。

当我看到这两句话时,我是真心受到了震撼,并且应用到实践了。

两个月的实践表明,嘴上说笑偶尔鸡血没问题,作为准则会出大问题。

对我来说。生活就是一条带个自然数的正弦曲线,会基于某水平线即自然数进行振荡。

生活正如正弦曲线一样,有波峰有波谷,最终都会均值回归到某个水平。自然数才是真正的能力水平,不可误把波峰作为日常表现,这样容易自大浮夸,犯冒险主义错误,更不可因波谷时的表现而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不再具有潜力。生活的重点不在于关注短时的随波逐流和沉浮,而在于长时的努力增大自然数。

因此,在我来看能力是一种范围,表现也应是一种范围。先根据能力水平预估一个自然数,经过几个周期评估和微调,后得出一个更现实的自然数,然后以自然数为基准设定振荡幅度,即最高和最低水平。波谷是绝对红线,每当触及红线时,执行事先设好的纠偏措施进行干涉,以便踏上恢复之路。若处波峰时段,也应运用预置举措,努力保持状态并挑战极限。

波谷来了不沮丧,波峰走了不留恋,均值回归是常态。而均值回归就是我的自然数。

自然数以月为周期进行调整,自然是变大更好,但还要考虑季节甚至是年龄因素。

以跑步为例,三四月份我能跑三百公里,而七八月份我跑二百就够呛,这就是季节气候的影响。我四十不惑之年,能以四分钟每公里跑,当我五十知天命之年,估计能以四分半跑就不错了,这是加入年龄的变量。现在我每周有五天早晨五点多起床,十年之后,人家说年龄越大睡眠越少,我应该能四点半起床,加入年龄的因素,我每天的时间可以多点。

也算是对人将暮年时日不多的自我补偿吧。

另外,虽然每日都进行回顾和反思,但不可以日为单位来评估表现。运动也好,健身也罢,都需要以季度为周期来评估,短期的表现只会增加焦虑和怀疑。阅读也好,写作也罢,水平的提升,必须用年来评估,甚至要几年才能看出些许改变。思维观念的改变难于上青天,而让阅读运用于实际,更会难上加难。

正如开篇我提到的那两句话,三个月后我才得出结论,对我来说是个陷阱。抛开七月份的水灾八月份的疫情和骑行摔伤胳膊这些客观因素,当我主动设定超出能力范围的目标时,我没有办法让自己相信能完成,更没有足够的动力来完成。不仅如此,我大脑里还不断闪回,目标是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本身就是不可能完成,只要尽力努力朝目标迈进就好。

问题是所尽的力所努的力,还不如我设定符合能力目标时所出的力大。

换句话说,同以往按能力设定的目标相比,这种情况下,我虽然在努力,但产出更低。

比如我有能力月跑二百五十公里,按照每次都能完成设定目标说明目标设定过低宜设置更高的目标来突破自我的理论,我需要设置二百八以上的跑量,当我以二百八为跑量时,内心是不相信自己能完成的,于是自我怀疑思维就会插入,虽然我可以用学到的东西赶走怀疑,我也会努力朝着二百八的目标迈进,但最终二百五都完不成。

这不仅发生在跑步上,还发生在阅读和写作上。

比如阅读,若我来了兴致,连续四五天都能保证四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一本大部头的学科入门,我都能专注地从头到尾看完,并做些框架导图,以便编码记忆。若以今天最好的结果是明天的起点为原则的话,那我就要每日保证四小时的阅读,这显然不现实。因为时间就那么多,会挤兑我运动时间和家庭时间。

比如写作,我周产量约四篇。若以设定的目标每次都能完成是因为设定的目标太低为原则,那我就要设置为五篇或六篇。若以本周的最好结果是下周的起点为原则,我也要设置为五篇或六篇。还是那句话,我的时间就那么多。我提出一句话一小时一千字的目标即给出一个标题用一小时时间写一千字左右的文章出来,四篇文章是四小时,五篇或六篇文章我就要多分配一到两小时时间给写文字。

阅读写作、跑步力氧、偶尔摄影骑行,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过程相互挤兑彼此碰撞,不谨慎地设定目标,恐怕会内卷到支离破碎吧。对于以结果为导向的企业来说,也许是有效的,本月完成五百万,下月目标定个八百万也许可行,因为对于组织来说资源可以说是无限的,人员不够可以给人,资金不足可以融资。

对于我来说,能利用的业余时间早晨约三小时,五点起床到八点,晚上约三小时,下午七点到十点,况且我也无法充分使用这些,满打满算每天能有四小时的充分利用就不错了。且我的几乎全是过程目标。关于过程目标,用跑步为例,有人笃信人生要跑一场自己的马拉松,因此开始跑步,跑了个半马之后满意了,跑步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而我把跑步当成生活方式,每年的马拉松也好,自己的长距离训练也好,那只是我跑步过程中的一个波峰。

以人生要跑一场自己的马拉松为目标的人,可能日常跑步训练不够就强跑,以至于跑完浑身是伤。而以跑步为生活方式的人只是淡定的看待马拉松,身体越跑越健康,反而能轻松的应对马拉松。前者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后者虽然也有目标,但把目标放在过程中,更看重过程。

因此,我现在郑重其事地放弃这两个原则,把我上面叙述的正弦振荡人生作为准则。

1 条回复:目标设定和完成的一点思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