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槽流水

投入与期望不匹配时该不该放弃

上周六通勤路上终于读完了魔鬼经济学四册,全身轻松总算有个完结。读第一本时感觉好啰嗦,用了大众关注的议题,如教师和日本相扑等归纳出相同点,读起来好没意思,要不是因为分析方法有魅力,早就放弃了。加之,第一册已读了近七成,基于心理学里的蔡加尼克效应,若事情还剩个小尾巴没做完,会不由自主地倾注更多的注意,以便完成。

我时常有意识地利用此效应。跑步的前半程我更关注完成了多少,用正数公里数来计算完成度,一旦过半就采用倒数公里数的方式来计算完成度,开始关注还剩多少没完成。跑步上如此,阅读和工作中也是如此。不过蔡加尼克效应多数情况下是无意识地发挥着作用,且未必一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显然这次朝着不好的方面发展了,我想结束因为效应的存在又想完成。我纠结着是继续,以便把第一册读完,还是放弃沉没成本转而去读别的书。最终还是效应获胜了,就如同跑步累的时候随时想放弃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一样,我硬着头皮把第一本读完了。值得欣慰的是后三本有意思多了,我因此收获颇丰。

第一本远在天上云里雾里,第二本悬在空中拨云见日,第三本近在咫尺伸手可得了。回到本文的标题,我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一本书,读完前半部分或读到中间时,若同我期望或需要的知识不相关时,是否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呢?从上面的经历来看,持续下去不中断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我为了长期效应,必须牺牲短期感受,哪怕长期效应未必明显。期待着每次都在沙滩上发现贝壳是不可能的,也会有一无所获的情况发生,也许还会发现比贝壳更高价值的东西。

因为,心理学里还有个效应,叫达克效应。在某方面,我需要有相当的知识,才能意识到我的无知。开始跑步时我认为跑步很简单,无非买双鞋迈开两条腿,左右交替坚持到底,随着跑步深入却发现,跑步不仅有速度和距离,还有步频和步幅,还有触地时间和垂直振幅,还有左右脚平衡和振幅步幅比,还要关注心率,还要关注呼吸。

我具备了相当多的跑步知识之后,才知道刚跑步时我是多么的一无所知。

因此,当我读到一半时,我很大程度上是无法预知此书给我带来的收益的。就如一个在读大学生,所见所识,无法评价所学科目是否有用一样,张口说出我草这门课程这么难一点鸟用没有,真不知道是哪个白痴把这门课列为必修课,是十分无知的。书读到一半我还没有资格对全书的价值做出评判。

另外,我不想否定我以前做的读这本书的决定,不然会让我看起来很傻,即便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也要自我欺骗。

因此,基于沉没成本,基于若放弃显得我很傻的自我保护,我只好硬着头皮朝前读,机会成本就无法顾及了。当我读一本书时,感觉很顺畅很喜欢,反而要注意,也许书的内容只是自我认同,只是在加深我既有认知,其带来的价值显然比不上读一本晦涩难懂的书带来的价值高。

感觉价值低也许是因为我水平不到家,因此寻找不到意义。正如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里面提到的宏大理论,正如制度逻辑,我就摸不到北。上周用两天通勤的时间读了本叫高能量姿势的书,给我的感受也是,前半部分啰里啰嗦,框架逻辑不清,一句话能说清的用一段,一段话说清楚的用一页,我十分生气,感觉是浪费时间,我生气地从我三百本书单里删掉了它,但后半部分不同了,里面有些方法还是很有必要实践一下的。

于是,我必须尽快地读完一本书,防止我有机会做出让我受损失却又不知道的情况。

也许是互联网时代的速成思维在作怪,总期望读一本书就能让自己带来本质的提升,即便我爱上阅读五年多,这种思维还不时蹦出来霍霍我一下,我看过不少书大抵都忘记了,就如同我吃过很多盐一样,口味越来越重,对盐的依赖越来越强,说起变化同五年前相比也不大。

这就返回到一个最本质的问题。我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从书中寻找财富密码,还是作为一种消遣手段,自得其乐的同时找到一种使用自己的方法?

不错,我认为我阅读,是为了更好的使用自己。

阅读是一个工具,我也是一个工具,我要更好的使用我自己。

阅读给我带来的价值我甚至无法评判。怎么说呢?或者我本身就是阅读吧,就好像鱼不知道水的存在,我体会不到阅读给我带来的益处,唯一的益处可能是我因为阅读再也离不开阅读,非要说一句有价值的话,那就是潜移默化的浸润和不由自主的升华吧。

信息爆炸的时代,到处都是知识,我用几个小时时间读一本书,同一个人几年甚至毕生的沉淀对话,为的就是获得几个关键词,或找打某种使用自己的暗示,似乎有点过了,唯一的解释就是我是真的喜欢阅读了。

哪怕阅读让我痛苦。就如开篇所说,读还是不读的痛苦。

我不知道我在说啥。似乎我有说了很多。

算是结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