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景照片

摘抄《反套路: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

当能迅速得到反馈的时,让自己失望的威胁也随之增加。为了规避达不到预期的糟糕感觉,人们会产生潜在的动力,促使自己拿出更好的表现。无论处于人生哪个阶段,当你面对考验时,都应该想象马上就能得到反馈,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担心让自己失望会让你保持警觉,时刻准备出击。

重复乃说服之母。每逢美国大选之年,我都害怕被政治候选人的广告轰炸。我努力避开那些广告,一心盼着大选早点结束。但有一件事我很关注,那就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信息会不会影响大选结果。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某个候选人对其他候选人的评价是否符合事实,这真的重要吗?有时候也许吧,但通常来说并不是。关键在于,只要信息重复次数够多,就足以改变公众的立场。有趣的是,公众甚至不需要刻意去关注——事实上,我们越是不刻意去看,就越容易被说服。反过来,我们越是刻意关注,越会产生怀疑。说白了,大家应该刻意关注才对。

不要自我告知,要扪心自问

狩猎过程比捕获猎物更诱人

想象刚吃完大餐,能抵挡美食诱惑

同理心会让我们难以识别谎言

信任的陷阱,虚假的记忆

我能抵制一切,除了诱惑。

只要有利,对错并不重要

我们需要的不是励志,而是科学的帮助。

响雷很好,响雷令人惊叹,但真正办事的是闪电。

强直静止:许多鲨鱼在肚皮朝天时都会暂时陷入麻痹状态。

选择性注意也被称为选择性偏差: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处理信息时完全忽略其他要素,无论那些要素多么显眼。

直觉性无视:当我们遇到问题但缺少信息时,直觉就会发挥作用。直觉是指一系列简单有效的法则。它是非常好用的工具,但也可能把我们领进死胡同。我们应该吸纳外界知识,以此补充或压倒内在直觉。

证实性偏差:寻找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忽略不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不管你是捶它、踹它,害它缺胳膊断腿,还是当众羞辱它,它仍会屹立不倒。

意向姿态:为了迅速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会把有生命或无生命的对象拟人化。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正在密林中觅食,忽然听见旁边的树上有动静。那是风声?是鸟叫?还是食人猛兽?迅速分析线索、找出真正的原因,关乎他是能回家吃晚饭,还是成为别人的晚餐。

合取谬误:认为包含某个真实表述的说法比那个表述本身更准确。

众多效应:竞争者众多会打击个人的积极性。要是我不知道有这么多人来参加面试,我还会突然失去干劲吗?我知道还是不知道有什么区别呢?能力、技巧、经验就会比之前差了吗?

无处不在的控制错觉。彩票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为人们有控制错觉。许多玩彩票的人都相信,自己选的号码要比机器随机生成的号码好,因为那是他亲自挑选的。如果有一天没有买那组号码,那组号码却中了奖,他肯定会气得从楼上跳下去。

自制偏差是我们总相信自己能抑制冲动、抵制诱惑。犯过一次同类错误,并不能保证下次就不会再犯。减肥反弹、烟瘾复发……悲剧之所以会重演,部分原因就在于,我们总会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管它呢效应,会让人破罐子破摔。管它呢效应不但会影响自控力,还会阻碍你实现目标。

道德自洽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会通过做善事来抵消做坏事或什么都没做造成的影响,已取得内心的平衡。

赢者诅咒:为什么人们愿意以超出物品价值和自己预算的价格拍下商品?反复被提及的一点是:对战胜对手的强烈期待。

大脑不仅仅是偏爱确定性、讨厌不确定性,而且是渴求确定性。

最危险的一种基因是渴望确定性。人类的天性和后天形成的认知偏差让我们相信自己永远是对的,而不管事实是否如此。

我们会在偶然事件中寻找规律,赋予它们特定意义。这些意义其实只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然后被我们投射到外界。然而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规律。

你的目的不是理性评估新发现的信息,说服自己改变立场,而是寻找能证明现有立场的信息,因为你压根就不可能改变立场。

既有的心理图式能引导我们评估新信息,同时也会选择性忽视与图式不符的信息。

不太需要认知闭合的人,通常比其他人更擅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换句话说,能够克服大脑对确定性的追求,防止大脑为了追求稳定性而固步自封的人,更乐于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冒着风险去克服重重障碍。

偶然和运气这两个词其实是概率结果的替代品。大脑眼下最需要的是为发生的事找理由。这种渴望如此强烈,导致我们完全忽视了一点,很多事根本没有理由。

我们面对未来的承诺时,往往会低估它的隐患,尤其是马上就能兑现的奖励。难以预测未来状况和渴望即时奖励这两个因素加起来,问题就来了。经济学家称之为双曲线贴现。

对于远在未来的承诺,大脑无法提供清晰的判断,导致我们很难做出正确决定。因为大脑只能根据现有环境做判断,预测当下的威胁和奖励。哪怕只是预估几个星期后的情况,大脑也难以胜任。

多花点时间思考长远承诺,短期奖励的美妙光环就会变得黯淡。

如果一个人能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忘记烦恼,那么当他回到冷漠的人世间,就已获得了内心的宁静,能以最佳途径应对烦恼。

出门走一趟的参与者比坐着干等的参与者快乐得多。显然,懒惰是我们的第一天性,但如果有理由让自己忙碌起来,即使这个理由其实毫无意义,我们也会动起来,进而变得更快乐。但在你寻找忙碌的工作之前,请记住,人类存储能量的天性是进化而来的,很难克服。不管你信不信,懒惰其实很有用。

如果纵容大脑整天做白日梦,也会出现潜在的问题。心理学家甚至发明了一个术语,叫作穷思竭虑。穷思竭虑的人容易迷失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这种世界会让人感到自由,进而沉迷其中,有点像靠角色扮演游戏逃避现实,穷思竭虑的人容易沉湎于负面想法和消极情绪。事实上,穷思竭虑和抑郁症有密切联系。反思自己犯下的错误、伤人的言论、紧张的局面,让它们在脑海里一遍遍回放,就像卡在了自导自演的自虐电影里。这种电影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因为即使白日梦充满负面思维,大脑也乐于沉醉其中。

成功的角色扮演,无论是什么形式的,都是让参与者设想出脱离日常生活的身份,同时提供一个变化莫测、充满互动的世界,供参与者前往探索。平凡无奇的现实生活令人厌倦,新身份则开启了虚幻世界中的无限可能。无须关心吃喝拉撒,仅凭想象即可生活,这给人的诱惑怎么说也不为过。

只要接触某种物质或行为的次数足够多,任何人的大脑都可能上瘾。一旦上瘾,大脑就为其他强迫行为敞开了大门。

大脑惊人的可塑性会让我们落入陷阱,无法自拔。

大脑极度渴望归属感。

孤独只是一种社交孤立感,跟我们身边围绕着多少人没关系。无法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才是造成孤独感的真正原因。社交孤立感的人看到让大多数人感到开心的东西时反应不大,看到人与人冲突时却反应剧烈。

社交代替假说认为,人类会通过科技手段,比如电视寻求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的归属感。写下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后,参与者语言表达中流露出的孤独感和疏离感,要远远少于写下垃圾节目或学术成就后流露出来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电视中的角色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社交就像一场假面舞会,人人都掩饰自己的本性,反倒把本性暴露无遗。

社会学家一直在争论,到底是个人喜好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大,还是社会环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大。例如,如果后来成为你丈夫的人是在酒吧结识的,而不是好友介绍认识的,你还会不会嫁给他?

关键问题:大脑是怎么区分现实与虚构的?更重要的是,大脑真的能分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构吗?

在线游戏中的虚拟人物和电视里的虚构角色,其实是用来满足情感需求的替代品。

我们最强大的竞争动力是社会比较,一旦我们开始跟别人做比较,竞争就开始了。攀比是最大的竞争动力。

公开承诺会带来社交压力,减少失败的可能性。通常来说挺管用,尤其是长期公开承诺。在做出公开承诺的人里,害怕社交指责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阿尔巴拉辛教授及其团队开展的研究显示,事先问问自己能否做成某件事的人,通常比告诉自己能做成某件事的人表现更好。换句话说,问自己我能不能行要比告诉自己我能行更能带来动力。告诉自己我能行其实没多大意义,问自己能不能行则会带来显著成效。对自己说话的时候,请把注意力放在问题本身,而不是预想的答案上。这么一来,解决问题的动力就会油然而生。

慢性自控失败。经历过减肥又反弹的人都知道,当卡路里摄入急剧减少的时候,大脑会发出指令,让你减少卡路里消耗,免得自己被饿死(其实你并没有饿死的风险,但大脑可不会考虑这一点)。当你试图控制糖分和蛋白质摄入时,最终反而会摄入更多的糖分和蛋白质,结果增加的体重比减掉的还多。

考察为什么心理学家称这种自欺欺人的倾向为自制偏差

斯巴达人同样是残酷的奴隶主。斯巴达人之所以能全身心投入训练,正是因为有无数奴隶替他们做繁琐的杂活。斯巴达人关注的不是自由本身——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自由。

一旦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游戏就结束了。随后,心理学家所说的习惯化就会发挥作用,打算买但还没买的时候,我们兴高采烈。买下后,原本的兴奋感变成了对物品的喜欢。再过几个星期,喜欢又让位给了普普通通的欣赏。这个状态会持续一阵子,但最终它会沦为你拥有的一件有点用的东西。

反事实思维可谓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回顾过去的决定和想法时,会觉得当时如果选了A而不是B,就不会发生C这么可怕的事了,这就是反事实思维。情绪健康的角度来看,花太多时间进行反事实思维会导致严重后果。如果我们沉湎于自己做的错误决定,觉得本可以避免恶果,产生的消极情绪就会弊大于利。

大脑喜欢安全稳定、有迹可循、节约能量,并不适应不可预期、高速发展、大量消耗的人类社会。

人们认为自己人都是好人,乐于助人,慷慨大方,值得信赖,公平可靠。第二种是预期:人们期待自己人会善待自己,因为大家价值观相同,有共同的追求,会考虑彼此的利益。

你比想象中更容易被影响

你为什么这么在乎别人的看法?为什么电影都看完了,别人的看法对你还这么重要?换句话说,你难道就不能自己做评价,还需要别人来补充吗?所谓独立思考其实并不绝对,它也许只是自我臆造的产物。事实上,大脑天生就无法完全独立。恰恰相反,人类是需要互相依赖的群居动物。人类的生存依靠相互影响,没有人能够完全独立。与其将搜索别人的看法视为弱者的标志,不如去探究它背后的驱动力。

大脑之所以会受宣传影响,原因有两个:一是反复强调,二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认知流畅性。根据对二战时期政治宣传的研究,心理学家发现,信息重复的次数越多,人们越容易接受——尤其是在没有刻意关注的情况下。这听起来似乎与直觉相悖,但正是偶尔瞥见的重复信息让我们对信以为真的错觉深信不疑。我们越是刻意关注那些信息,就越不容易受到影响。

认知流畅性是指大脑倾向于接受容易理解、能轻松纳入现有思维图式的信息。人们最愿意相信重复三到五次的信息。如果超出这个限度,重复只会取得反效果,甚至引人厌恶。

社会学习即在特定情境下人们会模仿别人的态度和做法

比喻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维

如果我告诉你,你对好和坏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惯用左手还是右手,你会不会觉得难以置信?过去的许多研究显示,大脑会用自己习惯的一侧做判断。惯用右手的人偏爱自己右边的东西和人,惯用左手的人则偏爱左边的。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我们的朋友抽烟,那么我们抽烟的概率就会提升61%。如果你朋友的朋友抽烟,那么你抽烟的概率也会提升29%。就算再隔上一层关系,你抽烟的概率还是会提升11%。

观察别人运用自控力的人,表现出的自控力不如阅读自控文章的人。换句话说,对别人感同身受让他们累坏了,就像运用自控力的是他们自己一样。反过来,跟阅读自我放纵文章的人比起来,阅读自控文章的人自控力有显著提升。总的来说,阅读能起到强化作用。

物品的隐藏力量:你拥有的东西,最终会束缚你。

具身认知:身体感知比如触觉会深刻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换句话说,大脑并不局限于我们的头颅之中。由于神经系统与思维紧密相连,所以身体对外界的感受也会影响我们的认知。然而,这个假设最有趣的一点是,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这种影响。

估计几种外国货币的价值。有些人拿的写字夹板轻,有些人拿的写字夹板重。结果不出所料,拿较重夹板的人估价明显高于拿较轻夹板的人。重量会影响我们的思维,而我们根本意识不到。手持热饮的人感知到的亲密程度明显高于手持冷饮的人。这就验证了一个假设:身体感受到的温暖跟人际关系中的温暖紧密相连。

形象的语言意味着关系亲密,抽象的语言意味着关系疏远。

记忆并非位于大脑的某个位置,而是散布于脑中各个区域。

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自己的记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外部因素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发挥作用——只需要一些图像和一点时间就够了。第一个因素是时间。实验每隔一个星期做一次,这段时间足以让记忆变得模糊,但不足以彻底遗忘。这跟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类似,比如目击证人指认罪犯要趁早,最好在几天内进行,千万不要拖到几个星期之后,不然相关记忆就会渐渐消失。第二个因素是重复。这项研究显示,即使只看过一次展示已完成行为的照片,记忆也会深受误导。要是多看几次,记忆简直就是错误百出了。

头一次开餐馆的人常说,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哪根筋搭错了,竟然选了这一行。在外行人看来,开餐馆似乎挺简单。只有等你自己开了餐馆,接触到许多原先不了解的内幕,才会知道其中的艰辛。事实上,这就像蹒跚学步的孩子参与成人的游戏。

别着急,先缓缓,只要我们放慢速度,认真思考该怎么做,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易得性偏差:更容易接触到的某个观点会使你产生认知偏差,认为只有它是正确的。

研究显示,一旦我们对特定知识来源产生信任,未来就不大可能怀疑从中获得的信息。

大脑有个令人沮丧的坏习惯:渴望得到奖励,可一旦获得,就会感到失落。这会让我们陷入渴望—获得—后悔的怪圈。

大脑不擅长想象未来场景,因此很难做出有长远影响的决定。我们也讨论过,记忆既能回顾,也能前瞻。我们会重构过去的经历,以此模拟未来,而这种重构往往并不准确。

时间不是唯一的必备条件。如果你做的事情不对,花再多时间也无法成为专家,还不如用那些时间看看电视呢。时间只是先决条件,并不是只要花时间就行。除了肯花时间,还需要集中精力、思维缜密、严于律己、雄心勃勃——更别提还需要良师益友了。此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

不管是投入一万小时还是五千小时,如果不是刻意练习,花再多的时间也没用。

刻意练习的关键在于,到底是一般性策略更有效,还是特殊性策略更有效?对于学习技能和学会思考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一般性策略不会根据具体情况发生改变

练习的目的就是从一般性技巧中汲取精华,结合特殊条件下的特殊运用。不这样的话,你做的准备就远远不够。请记住,如果练习过于针对性,大脑面对新情况时就会疲惫不堪,导致无法学以致用。

练习和体验不仅仅是做准备,它们还会让你意识到,你以为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其实有许多外行不了解的内幕。

心理学家称之为蔡加尼克效应,因为首次记录这个效应的是俄国心理学家蔡加尼克。他发现,当某人面对令人畏惧的任务,拖拖拉拉不愿去做的时候,随便从哪里迈出第一步,都能带来完成目标的动力。开始做任务,哪怕是从最简单的地方做起,就相当于开始画圆。随着你一点一滴付出努力,那个圆会越来越完整。不过,蔡加尼克效应生效的前提是:你对完成目标确实感兴趣。

我们试图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影响我们对别人的评价。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给别人留下活泼外向的印象,就会用活泼外向作为标准衡量别人。

当某人说这不过是常识的时候,他要么是一知半解说不清,要么是希望你别再追问下去了。换句话说,这只是岔开话题的小伎俩。毕竟,谁好意思对常识刨根问底呢?

自我感觉正确,不代表真的正确。大脑将不确定性视为威胁,希望我们重归正轨。但我们经常忽略一点,我们真正想要的其实是感觉自己是对的。我们需要感觉自己是对的。神经学家罗伯特·伯顿以确定性偏差这个术语来描述这种感觉,以及这种感觉是如何扭曲我们的思维的。

寻找替罪羊是指,不管遇上好事还是坏事,我们都渴望找出负责任的来。如果发生了糟糕的事,又没有显而易见的原因,大脑就会编造出一个。

做事本身就是目标。保持忙碌这样的宽泛目标也能起到激励作用。简而言之,随便做点什么,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不管你做的事在别人看来多么琐碎无聊,做事总比不做好。这个发现印证了圣雄甘地的名言:做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做了。

及时反馈能够带来动力担心会失望能带来强大的动力。加上我们不擅长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反馈时机就成了影响动力的重要因素。

核对清单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工具,能够帮助你填补记忆空白,免得毁掉你的一天甚至一生。

比喻能把复杂的概念变得平易近人,让抽象的观点看起来与生活息息相关。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我们的身体是认知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种理论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研究持续表明,感知会受物体重量、大小、质地、味道、温度和其他物理属性的影响。

当信息以易于接受、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就算内容很复杂,大脑处理起来也不会太困难。换句话说,信息的认知流畅性越高,就越容易在脑海里扎根。

当我们认为合起来的表述比原本的表述更准确时,就犯了逻辑学家所说的合取谬误。从逻辑上说,就算合起来的表述加入了我们觉得可能正确的内容,也不会比原本的表述更准确。

谨慎看待表面价值大脑容易受表面价值迷惑,忽视实际价值。

你也许会失去冷静,但一定不能失去全局观规避失败,或者说规避对失败的恐惧,这是人类的天性。失败对大脑来说是种威胁,我们自然会采取措施加以避免。

局部的胜负无关紧要,整体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大脑不太善于控制模仿能力。如果一个人完全无法控制模仿,就得了所谓的模仿症。他的大脑无法抑制模仿别人的行为。自闭症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患有模仿症。模仿症患者弄不清自己和别人的区别,似乎大脑分不清眼前是自己的镜像还是别人。

模仿倾向不只是人类的社交机制,还是与学习有关的认知过程——而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儿童看到成人有意识地摆弄一样东西时,会认为成人采取的每一步都有意义。说到从实践中学习,人类天生就不辨对错。好的容易学,坏的也容易学,我们学的时候根本不会加以区分。

牢牢记住:第一,注意你模仿的对象。大脑很难区分行为的好坏,只会一视同仁地学习。第二,注意你是怎么给别人当榜样的。如果你是未成年人的家长或监护人,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就算你以为他们没留意,你的行为也会在不经意间成为他们的榜样,而结果可能让你后悔不迭。

我们有责任为人生赋予意义,以此战胜被动冷漠的生活。——埃利·威塞尔

我们会说服自己,既然有人能达到完美,那就说明大多数人只要付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总有一天也能达到完美状态。

内隐记忆也称为非陈述性记忆就是所谓的肌肉记忆。也就是说,一旦我们学会某种运动技巧,就永生不忘。为什么你不用想就知道怎么剪指甲、怎么刷牙?因为内隐记忆帮了你的忙。

外显记忆(也称为陈述性记忆)主要包括词语、数字和事件。

广告《哭泣的印第安人》中隐含的两种行为规范。指令性规范,即对某种做法是否被社会接受的感知。随地乱扔垃圾是不对的,这让科迪酋长伤心落泪。示范性规范,即对大多数人做法的感知。人们在已经遍布垃圾的地方扔垃圾。

说实话的人会用肩部视角画场景——此前的研究显示,采用这种直观视角,表明说的是真话。他们推测,撒谎者会用鸟瞰视角画场景,与环境拉开一定的距离。

非注意盲视用来衡量分心程度。由于某个令人分心的影响因素,看不见眼前或周围的东西。我们中间的大猩猩是非注意盲视的绝佳案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